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教师论文

核心素养培养

作者:刘建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20

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岳阳市第五中学  刘建光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将转移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实现从数量扩长向提升质量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为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全面提高质量需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核心素养是什么?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共分为9大素养:1.身心健康 2.学会学习  3.实践创新  4.公民道德  5.国家认同 6.国际理解 7.人文底蕴 8 .科学精神 9.审美情趣。

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特别是在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要有所成就就要勇敢应对各种挑战、挫折甚至暂时失败。而这必须以健壮的体魄与坚强的心理作保证。

学会学习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途径。学习的本质是探索而非堆积知识,知识是无限的,一个人穷尽一辈子也不可能学握全部知识。其实知识仅是一种素材,是来用的,不需要死记硬背,学习最主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或创造发明。因此,学会学习是很重要的素养。学会学习,就是要善于学习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学科学方法;就是要善于由旧知识产生新知识;就是要用批判思维来认识知识;就是要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具体问题。学会学习,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辩证统一的观点等哲学思想来指导学习。

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素养,创新就是改变,创新就是推陈出新。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内涵。实践是创新的出发点,不动手、不实践,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作为学生,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都是实践的好形式。

公民道德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核心,是一个公民得到社会认同的主要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构成公民道德的基础。在单位遵守职业道德,在家讲家庭美德,在外遵守社会公德就是一个高素质人,公民道德的聚合体就是民族素质,提高民族素质就要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国家认同感实际上是爱国情感,是一个中国人基本的道德情感。钱学森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国家认同的内涵非常丰富,如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立足本职、勇创佳绩的奉献精神等等。革命烈士方志敏在他的《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爱国赤诚溢于言表,激人奋进。

国际视野是作为21世纪中国人应有的世界认知视角,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格局要求我们每个中国人树立世界眼光,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及世界责任担当。这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中国才引领世界潮流,才能取得世界的信任。

人文底蕴主要指一个人在人文方面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即一个人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基础上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一个高素养的人一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信念、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了解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就必须进行科学实践,就必须树立科学精神,所以,科学精神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

审美情趣是一个人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良好的审美情趣不仅能够通过欣赏自然界的美来激发对世界的热爱,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会善于发现科学美、劳动美、人性美,从而培养美的心灵,进而形成和谐、积极、关爱的社会精神文明。

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学校培养,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要担当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未来中国教育的战略主题,教育的改革应向此方向努力。作为基础教育,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学科课程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培养,因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一门学科,也许将来不一定从事这一专业工作,但留给了学生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如果不把素养提炼出来,学科价值就无法真正体现,教育的层次就永远上不去,教育质量就不可能真正提高。核心素养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如果一个孩子从一进小学开始应聘接受核心素养课程理念下的课程教学,经过十几年持续学习与养成,我们下一代的综合素质将是一流的。

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整合。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义,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历史: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历史时空观;地理: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实验探究,绿色运用;生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珍爱生命;信息技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通用技术: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即将展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起勇敢肩负重任,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一条培学生养核心素养的道路来。

关闭本页
湘ICP备2000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