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宏志教育 >> 宏志教育概况 >> 正文

宏志教育概况

宏志教育简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06

一、             宏志生的由来

宏志生的产生与弱势群体是相联系的,在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逐渐凸现。弱势群体包括生理性弱势者和社会性弱势者。生理性弱势者是指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其它因伤病、缺乏劳动能力而在社会竟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者。社会性弱势者是指在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中竟争力较弱、综合能力较低的新生弱势群体,如农村贫困人口、失业下岗人等。

弱势群体的家庭最大的特性是贫困性,而生活在这些家庭的孩子,较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肩负着家庭的期望。他们十分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命运。他们有时要照顾生病的亲人,有的要为家人的生活外出打工,有的要承担繁重的家务,但生活的压力冲跨不了他们。他们渴望学习,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学业成绩不断提高,成为班级、年级的佼佼者。对于这些学生,全社会都有责任去关心他们,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特别是要为他们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使他们不仅能顺利完成中学学业,还能接受高等教育,将来既能彻底摆脱贫困,又能为社会作贡献。

二、             何为“宏志教育”

宏志生除了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边缘化,处于社会低层的宏志生家庭,由于资源匮乏,职业声望低,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较少分享到改革开放的的成果。二是存在人格缺陷,宏志生由于生成在贫困家庭,社会巨大发展与自已家庭的落后形成强烈反差。形成了自我封闭、合作意识不强、社会认同感低以及焦虑、自卑、怯弱等心理特征。宏志教育一方面要对宏志生进行志向、志气教育,把学习的动机由改变家庭命运升华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二是把宏志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迁移到其它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刻苦精神,坚强意志。具体来讲,宏志教育的特征是:

1.         宏志教育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本质与灵魂,宏志生家庭困难,父母大多为生计而奔波,很少对子女在生活上关心,至于思想交流就更少。宏志生最欠缺的就是一个“爱”字,宏志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当然,这种“爱”,既是国家和社会对宏志生的关爱与支持,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地教育事业的奉献,也是宏志生对老师、国家和社会的爱与回报。

2.         宏志教育是“人格教育”。宏志生有很多优点,但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存在焦虑、自卑、自我封闭、过度敏感等人格缺陷,我们要引导宏志生正确认识目前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宏志生参加各项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工作,学会辩证看问题、从长远看事物,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让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增强自信。

3.         宏志教育是“感恩教育”。“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人受于恩惠,当思国报,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我们每人都要知恩图报,感恩不仅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道生于静远,德出于谦和,慈源于博爱,善起于感恩。宏志生受惠于政府、社会、学校、老师的关爱,更应进行感恩教育,因为这不仅事关宏志班本人的幸福,更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息息相关,宏志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帮助宏志生实现知识改变命运,更要防止生活上的贫困生成为人格上的贫困生,宏志教育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宏志生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人间的温暖,并把这种温暖递给更多的人。

三、             宏志教育的现实意义

1.         宏志教育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这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考察教育工作。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帮肋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作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困难家庭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胡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宏志中学,这是一所集中招收家庭困难、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学校。胡锦涛等走进学校教学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宏志中学的校史展,听取了学校办学情况介绍。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当得知这些困难冢庭孩子在各方面帮助下都能高兴学习时,他非常高兴。考察结束后时,胡总书记对师生们说:宏志中学开办几年来,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批困难家庭的孩子在这里受到了良好教育,宏志中学的创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他希望大家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把宏志中学办得更好。胡锦涛勉励广大同学尤其是困难家庭学生,要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长大以后报效国家,报效社会。

2000年,北京宏志中学成立,是在北京东城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全国第一所专门招收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学生的完全中学,2001年,杭州市长河高中基于“关注百姓困难、倡导刻苦精神、塑造健美人格、体现教育公平”的教育追求,在浙江省开办首个宏志班。2002年,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决定从当年起,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共设点42个高中“宏志班”,每班招收50人,招收学生的标准是品学兼优,家庭贫寒。国家每年给每个宏志生2000元的生活资助,学费由开办“宏志班”的学校承担。

2008年底,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33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办起针对贫困学生的宏志中学宏志班,在校宏志生达50多万人。宏志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上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责任感来说,以一种教育改革的大胆探索,唤醒全社会对贫困学生的关注。

2.      宏志教育为“贫困生”营造了梦想的舞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一些贫困家庭的存在,却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一些失业、下岗、家庭贫困子女上学难的现实还客观存在。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较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较早的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他们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命运。党与政府创办的宏志中学或宏志班,无疑是“及时雨”和“雪中炭”。

宏志教育让贫困成为了宏志生的宝贵财富,通过宏志教育,对贫穷有了重新的诠释,那就是一种历练,是磨练意志、锤练品质后勇往直前。通过宏志教育,宏志生100%都能考上大学,这些受到政府和社会支助而走进校园的年轻人,怀着一颗勤奋进取的心,一颗真诚感恩的心,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展翅高飞。

3.         宏志教育体现了的公平与公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里,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而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就学机会,以及使他们享受到“五免一”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则是迈向教育公平的现实体现。在教育机会公平上,许多地方政府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把创办“宏志班”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并不断提升这些学校的软硬件标准。让贫困家庭子女享受与小康家庭子女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权力,很好的体现了教育公平与公正。在教育过程公平上,能够致力于创办宏志班的学校,大多具有比较先进的办学理念。崇高的教育信仰,在这样的学校,往往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  ,这批教师不仅教学水平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爱心,工作责任心强,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正是这种爱,时时刻刻抚慰着宏志生那一颗颗尝尽人间心酸的稚嫩的心。在教育结果公平上,主要体现在宏志生能有效利用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取得符合其相应的学业成就,从而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从本质上讲,教育公平不是让所有受教育者都达到同样的发展程度,而是培养适应社会对需求的各方面人才,不是某一方面素质平等发展。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是统一标准,而是个性潜力得以挖掘,因此,教育公平实质上是在成长良好环境中,受教育者具有良好品德习惯、积极人生态度、深厚知识基础和浓厚学习兴趣。

四、         宏志精神的内涵

1.         高远的志向

高远的志向,不是狭隘的“知识改变命运”式的学习动机,而是要培养学生基于社会责任感的抱负,“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是宏志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个“志”是个人志,更是国之志,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这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豪迈的志向,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更是体现以民族振兴、国家兴旺的最终追求,体现了一种天下为已任的远大志向。宏志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爱心与责任感。

2.         高昂的志气

高昂的志气,就是培养学生坚韧执着,追求卓越的精神。人立志不易,有些人常常立志,却又常常放弃,有些人虽然有远大志向,但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朝三暮四,不能持之以恒。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志气。时常看到有关报道,学生读某大学的原因是分数达到了,没有把读大学与志向联系起来。拥有远大志向,才能产生高昂的志气,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认为: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一个有志气的人,往往具有强有自信心。雨果说过:让自已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愚公移山就是歌颂具有高昂志气的人的精神,铿而不舍,水滴石穿。有志气的人具有坚强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王勃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说的是越处困境,志向越加坚定,这也是宏志精神最核心体现。学生今天的学习既是为了自已的生活和前途,更是为国家和民族。一个人确立志向之后,就要采取实际行动,为实现志向不懈地奋斗,从现在做起,不拒绝小事。有志气的人具有宽容大度的气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有志气的人,不会纠缠于一些小事,他们会排除一切干扰,锲而不舍,直至理想实现。

3.         高雅的志趣

高雅的志趣,就是让学生有品质地生活,以高雅的志趣陶冶心性,以心养德。

人生的志趣各有不同,人生的意义也大不相同,高雅志趣催人奔向高尚,平庸志趣使人走向庸俗,低俗志趣使人一生无价值。志趣高雅指境界高,兴趣雅。比如,读好书知人伦世,学绘画陶冶情操,习棋艺训练思维,打球强身健体。当然,这些只是具体形式,只有对世界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爱,怀着善良之心,担负责任和道义,志趣才有大成。

高雅志趣的养成,首先要有在于贫贱安于寂寞的情怀,“非清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居里夫人说她像是一个小孩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科学世界中。而对科学的困难,她淡定自若,清心寡欲,终于成为科学巨人。其次,要有锲而不舍的执着,有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空闲时光,就以为空闲时光无足轻重,可以任意挥洒,也有人整天无所事事,在所谓乐趣中磨了意志。第三高雅的志趣应该是一种境界,它可以相互切磋与交流,可以营造彼此间和谐愉悦的氛围,可以磨炼意志,让自已走得更远,尽情享受奋斗的快乐,人生的乐趣。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京宏志中学时说:宏志教育的创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并勉励广大同学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同学,要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长大后报效国家,报效社会。

关闭本页
湘ICP备2000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