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师论文 >> 正文

教师论文

中学数学新课程高一数学教法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7

新课程高一数学教法研究

岳阳市五中●刘菊芳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教书,更要教导方法、培养习惯。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关键;实施“两主教学”,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工程,使学生获得终生的学习能力;强化集体备课,注重及时反馈
【关键词】新课标  教法研究  创造性学习  两主教学

学生之所以优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刚踏入高中大门,他们对高中阶段到底该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肚里没底、心中无数,脑中基本属于空白。此时教师的作用就非常关键。高一教师不但要给新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教书,更要教导方法、培养习惯。高一是基础、是关键,如果高一这年没抓好,高二、高三抓得再紧,出再大的力也很难上去。因此,可以这样讲,高三不好,根子应出在高一上,应该在高一的班级管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的建立上找原因。
       我们如何应对新课程数学教学?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与关键

现行新课课程标准, 从内容的方面的变化来讲,必修部分一年多即可完成;若从教学方式方面的变化,则需五年时间;但若从课程文化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形成民主、平等的对话与协商式的先进文化,这是新课程最本质的要求(变化),这种变化所需的时间大约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多年才能完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课程理念上:⑴构建共同的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⑵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⑶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⑷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⑸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⑹与时俱进认识双基;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变化;⑻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⑽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加以体会的。
二、实施“两主教学”,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好主次问题。我们讲教学的三原则应当是: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练为主线。这里教为导,而不是教为导。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为主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讲代练、不分主次的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造成学生长期能力低下。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如何走路,而不能代替学生如何走路,代替学生进考场;教师不是录放机、不是抄书匠,而是设计师、是引路人。这样的经历老师们常有:做某个题时,教师先讲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不会的仍然不会,个别会做学生也仍当初他自己做的笨法来做。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时间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巩固,没有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记不住。因此,要求我们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是,实行五让:能让学生动脑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能让学生动用练习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习观察;能让学生描述的让学生自己描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要少讲多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要充分贯彻两主的课堂教学原则,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要积极调动学生参入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
三、开展创造性学习工程,使学生获得终生的学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创造学习的一个基本内涵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未来社会对"文盲"概念的界定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缺乏创新意识的人。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教研教改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古人讲: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受用无穷。因此,我们在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法的研究指导。开展学法研究,介绍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一新生,刚来高中,热情高,干劲足,学习的愿望强烈,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对他们来说,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勤奋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求我们要经常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体会与学习方法,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讲清解题思路,要将解题的思维过程暴露给学生。不要就题论题,要多讲些如何想的,少讲些如何算的(近几年高考的命题思路),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这样解解此类题的思路是什么?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当初是你是如何想到这样解的?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下手。要注意讲清思路受阻的原因以及打开解题思路的步骤、方法。一方面要注重习题的一题多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习题的多题一解,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完善对一类知识的变通,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单元测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一个环节,要求我们在深刻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拟好每份单元考试题。要狠抓批改、讲评、落实这三大关。批改要及时主动,并做好记录(哪个题错多少人?哪些同学在哪个知识点上出错),这样讲评时才能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凡单元测试出现的错题必须及时更正,应严格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改错本。
 四、强化集体备课,注重及时反馈
    备好课是上好课,讲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很难想象一个教师课前准备不足,上课时靠临场发挥能够将有关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因此,可以说,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个教研组整体教学成绩的高低,应当说与集体智慧、群体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点,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要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授课情况的反馈意见,提倡自己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法,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关闭本页
湘ICP备20002300号